宝山路街道

18
  • 风力:南风<3级
  • 相对湿度:73%
  • 紫外线强度:中等
  • 气压:1018 kPa
  • 降雨概率:-%
  • 能见度:24km(公里)
数据更新于:2024-05-06 11:30
  • 今天白天
    最高温度:18℃
  • 今天夜间
    最低温度:11℃

闸北宝山路街道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

闸北宝山路街道未来一周天气预报

闸北15天天气>>
  • 星期一5月6日11℃ ~ 18
  • 星期二5月7日12℃ ~ 24
  • 星期三5月8日多云14℃ ~ 20
  • 星期四5月9日小雨9℃ ~ 15
  • 星期五5月10日多云9℃ ~ 16
  • 星期六5月11日12℃ ~ 17
  • 星期日5月12日小雨9℃ ~ 17

闸北宝山路街道15天、30天天气预报

闸北30天天气>>

    上海市闸北区宝山路街道天气、简介

    宝山路街道今天白天晴,最高气温18℃南风;夜间晴,最低气温11℃南风;

    宝山路街道位于上海市闸北区东部,东至东宝兴路,南至铁路,西靠西藏北路(原和田路),北至中山北路。辖区面积1.62平方公里。设居委会25个,有居民小组1135个,居民35363户,97910人。街道办事处设在青云路600号。

    辖区内教育资源丰富。首先,革命遗址众多,有毛泽东、杨开慧工作过的三曾里中央办公处、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、“四•一二”大-血流成河的宝山路和“八•一三”淞沪战役爆发地等。全区12处革命遗址,宝山路街道占了9处,成为社区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。其次,大、中、小学校、幼儿园齐全,市北中学、青云中学、三中心小学、芷江中路幼儿园等重点学校都在宝山路街道。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市中医医院位于街道腹地。

    -文物遗迹

    "四·一二"-政变中革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

    宝山路三德里附近(今宝山路220~300号)

    宝山路地处闸北华界,是较贫穷的华人集居地。这块土地成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鏖战最激烈的地方。

    1927年4月13日上午,上海总工会再次向社会各界发表总同盟-宣言,上午10时,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工人群众大会,参加者6万多人。下午1时,工人高呼口号,0队伍行至宝山路三德里附近,蒋介石密令埋伏在天主教堂和附近里弄的全副武装的军队,突然冲出向0队伍扫射。这是骇人听闻的"四.一二"-大-中的一幕,仅4月12-15日有300多名0员和革命群众被-,500多人被捕,5000多人失踪。闸北和宝山路地区人民为中国人民革命史留下了悲壮的一页。

    1977年12月,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公布,将宝山路三德里附近列为革命纪念地。

    上海基督教闸北堂

    上海基督教闸北堂前身为为"虹口长老会",始建于1888年,距今已有115年。该堂原为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及长老陈芷谷主持。1894年,俞国桢牧师起任牧职,主持圣工达卅年之久。俞牧师力主中国教会独立自主,摆脱外国教会的控制。1904年,发动信徒捐款在海宁路建造堂舍,定名为"沪北海宁路自立长老会堂"。1914年,出售海宁路房屋,在闸北区宝通路商务印书馆附近另建新堂,改名"闸北自立长老会堂"。1927年起闸北堂更名为"中华基督教会闸北堂"。

    1927年,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,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闸北堂信徒与其他职工一起参加起义,青年信徒陈安芳在抢救伤员中,不幸牺牲,留下仅出生六个月的女儿。

    1932年闸北堂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。1936年重建,1937年8月13日,闸北堂再次毁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炮火中,直至1947年重新建造。

    新中国诞生后,闸北堂基督教信徒参加基督教"三自"-,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教会自立。1958年,闸北区基督教不同宗派的教会实施联合,境内16处教堂合并于闸北堂,实现中国教会的合一。-,教会活动-停止,闸北堂被工厂占用。1981年下半年教会收回闸北堂,经过整修于1982年7月复堂。1987年10月又新修建了小礼堂及办公楼。1996年,为满足彭浦地区基督教信徒的宗教需求,又在临汾路1555号建造了闸北堂分堂"灵泉堂"。

    闸北堂百余年的历程伴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,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