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湖镇

22
  • 风力:西风3-4级转<3级
  • 相对湿度:80%
  • 紫外线强度:很强
  • 气压:794 kPa
  • 降雨概率:6%
  • 能见度:12km(公里)
数据更新于:2024-05-10 08:00
  • 今天白天
    最高温度:22℃
  • 今天夜间
    最低温度:4℃

洱源玉湖镇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

洱源玉湖镇未来一周天气预报

洱源15天天气>>
  • 星期五5月10日4℃ ~ 22
  • 星期六5月11日5℃ ~ 22
  • 星期日5月12日多云4℃ ~ 19
  • 星期一5月13日5℃ ~ 21
  • 星期二5月14日多云7℃ ~ 20
  • 星期三5月15日多云7℃ ~ 21
  • 星期四5月16日小雨7℃ ~ 20

洱源玉湖镇15天、30天天气预报

洱源30天天气>>

    大理州洱源县玉湖镇天气、简介

    玉湖镇地图

    玉湖镇今天白天晴,最高气温22℃西风;夜间晴,最低气温4℃西风;

    玉湖镇为古浪穹诏,是县城所在地,是全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玉湖镇位于洱源县中部,东接214国道与三营相连,南与凤羽、右所镇接界,西北与茈碧乡为邻,凤羽河象一条绿色的玉带穿城东而过,从南至北注入茈碧湖,是有名的“倒淌水”河流。

    玉湖镇总面积78.33平方公里,下辖2个居委会和5个村委会,居住着白、汉、回、彝、纳西等13个少数民族,2002年末全镇总人口28423人。玉湖镇西、南两面环山,森林覆盖率为34%,气候温凉,年平均气温为14℃。

    资源特色

    玉湖镇风光旖旎,旅游资源极为丰富。在县城的大街小巷,到处流淌着滚沸的温泉水。城中尚有真武阁、大成殿、白沙井、凤凰台等历史遗迹,特别是有“九气朝真”之誉的九气台。在九气台村中,有龟蛇二石交盘,上建真武阁,四侧有沸泉九穴,每日清晨,气分九缕,冉冉上升,因名九气朝真。温泉水质优异,可饮可浴,泉中富含天然名贵药物天生磺,能治胃寒、腹泻、不孕不育等症,每年“立夏”节前后的九气台春浴节引来四面八方的各族妇女。历史上,徐霞客、杨升庵、李元阳等名士兴游至此,都临泉慨叹,称奇不绝。小镇民风淳朴,热爱生活,家家养兰,户户栽花已成风气。

    古浪穹有悠远的历史,每年农历6月25日的民族火把节盛会,集经贸、文体活动为一体,有传统的白族文化对歌、白族小调、舞鹤、唢呐吹奏、三弦等。白族饮食文化有乳扇、炖梅、雕梅、牛奶煮鱼、温泉气磺蛋、温泉炖鸡等,白族民居和白族服饰独具特色。

   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:

    近年来,玉湖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,并取得了明显成效。水利方面,投资278.8万元,完成了2万亩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,建成以文碧路为主的机耕路5条;投资127万元,新修和完善配套了镇一、二级抽水站;投资70多万元,对凤羽河和分洪沟的险堤险段进行专项治理;投资60多万元,新修了马家营、九台村等十几个自然村的人畜饮水工程;投资103万元,完成了巡检黑汉涧和中炼坡改梯生态治理工程,初步在全镇建起了田成方、沟成网、路相通、旱能灌、涝能排的田园化农业区。2003年上半年,到大小南极的山区公路全线开通,实现了39个自然村,村村通公路的目标。

    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。结合县城的规划建设,重点抓了玉湖商贸小区和九气台温泉小区建设,目前商贸小区建设已全部完成,温泉小区已完成给排水工程,并且建成文康大桥,开通了文康路,占地约113亩的玉湖商贸小区农贸市场正在建设之中。腾飞路的扩建,县城供排水管网改造和沿边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,极大地完善了城镇功能。

   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。玉湖镇确立了“远抓梅果,近抓畜牧”的发展思路,在山区、沿山脚和宜林荒山大力发展梅子、梨等果树,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,大力发展沼气池。畜牧业是玉湖镇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,2003年种草1004亩,不断增加大牲畜存栏,农民收入不断增加。

    充分利用县城市场的优势,大力扶持果品加工业、饮食服务业。镇内规模较大的的云洱果脯有限责任公司、中洱果品厂,生产的话梅、脆梅、雕梅等梅果产品远销省内外,“云洱”牌话梅果脯食品被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评定为“中国名牌食品”,中洱果品厂生产的青梅汁远销日本等国。以昇华酒店、洱海源宾馆、九气台宾馆为龙头的旅游业迅速崛起,带动了玉湖镇饮食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。

    依托资源优势,不断加大温泉资源开发力度,2002年引进四川万泰集团投资3亿元人民币,规划用地954亩的“云南九气台旅游风景区”项目,该项目2002年底开始建设,项目建成后将给玉湖镇带来强大的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和资金流,并有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,推动全镇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
    积极实施“科教兴镇”战略思想,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。建成玉湖中学语音室、电教室、办公楼、女生住宿楼,宁小教学楼,文小教学楼,各个校点的硬件设施不断得到加强,营造了一个优雅、舒适的育人环境。基础教育、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都得到较快发展,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半文盲,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%。农业两项骨干措施得到广泛应用,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共识,农村科技网络健全,地膜栽培,品种良种化,合理施肥,规范化种植等实用技术已被农民所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