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长镇

21多云
  • 风力:无持续风向<3级
  • 相对湿度:95%
  • 紫外线强度:很强
  • 气压:962 kPa
  • 降雨概率:3%
  • 能见度:16km(公里)
数据更新于:2024-05-10 18:00
  • 今天白天多云
    最高温度:21℃
  • 今天夜间
    最低温度:12℃

长宁下长镇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

长宁下长镇未来一周天气预报

长宁15天天气>>
  • 星期五5月10日多云12℃ ~ 21
  • 星期六5月11日13℃ ~ 18
  • 星期日5月12日小雨12℃ ~ 15
  • 星期一5月13日多云13℃ ~ 18
  • 星期二5月14日小雨13℃ ~ 16
  • 星期三5月15日小雨13℃ ~ 18
  • 星期四5月16日13℃ ~ 19

长宁下长镇15天、30天天气预报

长宁30天天气>>

    宜宾市长宁县下长镇天气、简介

    下长镇地图

    下长镇今天白天多云,最高气温21℃无持续风向;夜间多云,最低气温12℃无持续风向;

    一、基本情况:

    下长镇位于长宁、南溪、江安三县交界的结合部,距长宁县城22公里,江安县城7.5公里,是长宁的北大门。下长镇东临江安县江安镇,南接长宁县古河镇,西与南溪县马家乡毗邻,北与南溪县江南镇接壤。全镇1998年成建制达小康。全镇辖16个农村行政村,14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,2个街道居民委员会,全镇8980户人,28600人,其中:农业户数7850户,26500人,城镇居民1130户,2090人。全镇幅员面积56.3平方公里,绿化覆盖率达35.2%。有耕地面积23085亩,其中:水田18187亩,地4898亩。下长镇平均海拔254.4米,地势处于一面枕山(红岩寺),三面环水(东有长江,南有长宁江河,西有黑潭河)。全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,年平均气温超过18℃,年降雨量1250毫米左右,无霜期长达348天以上,年日照1100小时以上。农业基础条件好,交通便捷,温、光、水、气、肥协调,农业耕作水平较高,是一个以大农业生产为主的典型农业镇。

    据2001年度统计,优质粮食总产量达1.5万吨,人平占有粮食524公斤;农民人均纯收入2497元;城镇可支配资金4897元;年财政收入达到150万元;国内生产总值(GDE)7000万元,年增长10.5%;全镇用电率达100%;电视机普及率达75.8%;饮用安全卫生水98.5%以上;人口出生稳定低生育水平,计生率达94%以上;社会治安秩序良好,刑事案件发案率在万分之三点五以上,无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发生。

    二、基础设施条件便捷。

    1、场镇建设:①下长镇(镇人民政府驻地):现有2平方公里的城区建设面积;辖长江街、金河街、民营街、永兴街,经营性门面约300间;2000年新建占地6000平方米的农贸交易中心,生意红火,每逢农历3、6、9日赶集,商品交易额可达60万元以上;②二码头街、长江河边的水陆码头,城区建筑面积1平方公里,经营性门面150间,每逢农历2、5、8日赶集,商品交易额可达20万元;③南京坳街:城区建设0.5平方公里,有经营性门面50间,每逢农历3、6、9日赶集,商品交易额可达10万元。

    2、村庄建设:全镇16个农村行政村均以“四室合一”为中心,分别建成了规模不等的农村村庄,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齐备。

    3、道路交通建设:①江长水泥路(江安至长宁)9公里、马下标美路(马家至下长)5公里、下江标美(下长至江南)10公里、下飞路(下长至飞泉)5公里,纵横全镇,构成了全镇交通的主动脉;②村村通公路,睛雨基本畅通,基本实现村社公路化。

    4、水利建设:全镇拥有小(一)型水库2座;小(二型)水库4座;山坪塘148口;机井7000眼;囤水田5000亩;电力提灌站5个;机灌站2个,渠系配套,自流提灌面积达90%以上。

    5、其他:中小学校齐备,“普九”达标;光纤电视、程控电话村村通。

    三、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。

    1、多种水果产业化生产初具雏形:柑桔5000亩,产量2500吨;优质梨3000亩,600吨。

    2、生猪生产:年出栏优质肉猪25000头。

    3、小家禽:以鸡、鸭、鹅等为主体的小家禽生产年出栏100万只以上。

    4、稻田、塘库养鱼:面积12000亩,年产优质鱼500吨。

    5、优质稻:面积17000亩,其中:名优特新5000亩,全面推行旱地育秧、实施抛秧栽插,年产量1.5万吨。

    6、工业生产:机制页岩砖年产量600万块,产值80万元;砂石厂年产值50万元;白酒厂年产值40万元。

    7、优质蔬菜生产:面积5000亩,年产量20000吨。

    8、杂竹生产:面积6000亩,年产量(竹片)3000吨。

    9、劳动力转移:全镇劳动力15300个,转移二、三产业8600人,劳务收入年创2000万元。

    (联系电话:08314790014)